第一百四十三章:防御野蛮人-《大明1368》


    第(2/3)页

    而作为基层的领导或民众,如吴一道这样的基层领导,就必须要顺着高层领导的想法和中层领导的思想而有自己的做法,其并不能拘泥于形式上,也不能受困于目标和时代的限制上;

    所以,在做法这一环节上,苏择东对于基层干部以及中层领导的思路、指挥等还是达不到满意的态度,

    刘振明就比较放得开,心里很清楚,在元末攀爬科技树,能做到比自己预期的效果差一些或差一截也都是在情理之中,现在的成绩可以略显的平淡,但可不能平庸,则仍需要加强。

    防御工事的建设,尽管现在看起来且在这几日的实战中,的确是显得固若金汤,能够“披荆斩棘”地将蒙古人抵挡在护城河的十里开外的地方。

    但作为这项工程的缔造者,刘振明可知道这里的防御工事建造情况可远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完善,万无一失!

    当然,现在的防御工事抵御的是蒙古的先锋部队,而蒙古的先锋部队主要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极少见到火器和大规模的工程器械,所以显得这般坚韧是理所当然。

    但随着战争的日渐深入,蒙古大军在日后的愈加集结的情况之下,他们的攻城器,重武器还有更多的士兵投入到战场上之后,这护城河外的防御工事就显得若蚂蚁一般,任人随意碾压了。

    在此之前,刘振明要做且只能做的就是修复和完善现有的设施;

    然后与掌管、指挥这次高邮城防卫战的吕珍部队的将领协商好,及时确定以最小的伤亡代价的撤退方案,以及下一步的加强对付蒙古骑兵、步兵大规模骚扰的作战计划和方案。

    这第一项加固、完善现有的防御工程的设施,刘振明可以带着他的“小鬼兵队”即工匠学徒班们的二十多个第一期的学子们,还有高邮城的十几号工匠们在聚义堂的鬼兵队看护下完成;

    至于下一步与守卫在护城河内外的吕珍部队的带头将领这一项工作,刘振明就需要跟苏择东商量,让其跟吕珍及其张士诚商议后得到了他们的允许,才能进行。

    则第二项工作是需要一层层上报,然后又一步步地安排到守卫在护城河内外的每位鬼兵队的队员,以及吕珍的精锐部队的守城士兵的手上;

    这项落实的工作,期间繁杂程序所需要时间可想而知,则就显得刻不容缓,而若遇上了什么变故,如情报有误、蒙古使诈而其大军前提到达了高邮城的护城河外;

    又或者在作战的时候,由于守城将士们的疏忽大意而被一两个或者是一大群蒙古的骑兵、射手又或者是步兵,抓住了其中的马脚,大举进攻后直接破了防御工事,踏平了碉堡……

    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办法能够预测得到的,而世人就算是从后世魂穿而来的苏择东、刘振明等人能做的也只是防患于未然,用争取到的时间来弥补所可能出现的事物。

    苏择东、刘振明等人在用自己一切时间和精力,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有关于守住高邮城的护城河外的防御工事,以求有更多的时间等待援军,等待高邮城的一切抵御设施的完善;

    而恰恰有些人,职位比他们更高,权利比他们更重,且所能完成的事情更多,却硬是拒绝承担一切他们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