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封建的那些规矩-《大明1368》


    第(2/3)页

    要是论做人、做事的方式来,苏择东可谓是做得滴水不露,处处打得有理有条的,但他要作为明教一个堂口的堂主,他的行事风格可谓别树一帜,实在过于手软了!

    别现在东振公司有着五百多号人的鬼兵队的队员可以任其调配,就算是鬼兵队只有改编后的那一百二十多号人,聚义堂也照样能横行整个高邮城的黑白两道!

    而且,刘振明的技术又能帮助公司赚到那么多的钱,则在实力和财力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之下,只要苏择东他人愿意,别一个的高邮城三司使,就算是现在就跟张士诚叫板!

    要知道,东振公司现在已经跟在湖广行省打得有声有色的何真建立起了不错的关系,只要付出得够多,达到一定的价格标准后,他手中的兵力便可以调来。

    再加上东振公司还能利用明教及原来聚义堂的关系,手上尚且还能掌握通往南北的商业路线,除了财源滚滚来之外,战时所需要的粮草、干粮什么的也都有了着落。

    有了这些先前条件,再加上高邮城战役过后,就算有了各路起义军的帮忙,张士诚的实力也照样会受到强大的打击。

    所以鬼兵队的很多人都先入为主地认为,只要苏择东想要自立为王跟张士诚对着干或者直接将其拉下马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兄弟们的这些想法,苏择东也在与程泽亨和张德兴交谈的时候感受到过,甚至他自己也想过,既然东振公司发展得比自己预想中的要好得多。

    再者,这里的老百姓虽然也有刁民的,但受过了将近百年的苦难的老百姓们,现在他们有了一个真正为民造福的好官,哪里还有不顺从、不拥戴的道理呢?

    天时地利人和,所需要具备的条件都有了,但苏择东仍然不愿意这样做,他的心中仍有一道坎迈不出去,只能收回来。

    他想到,既然张士诚能在历史上站住了脚跟,被人称作诚王(后吴王),定然有着他自己生存在这个乱世中的道理和方式,若是贸然的改变这个历史,必定会改变历史的流程而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

    后世人能够有那么多的想象和自信,魂穿到古代中生存,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知道历史的最终走向,就算是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但只要抓住历史的脉搏后,在羽翼尚未丰满的时候,大力推进历史便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