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脱脱与他骑兵-《大明1368》


    第(2/3)页

    脱脱这次带的兵力绝对没有一百万,但光就冲在最前方的先锋军就高达十万人!

    所经之处真的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郊区的和小城池的将近一万名守卫的官兵根本不够看,就算依靠了地势和地形,有着强有而立的弓箭手和长枪士兵在做着顽强抵抗。

    但蒙古大军的先锋兵大多是从精英部队调来的,凭借脱脱的宰相职位,调来高素质的部队来为其出征助阵,这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脱脱也有先见之明,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速战速决,绝对不能给朝廷中的权贵们太多的时间想到办法、集中力量来打压自己,挤兑自己,甚至将自己逼上死路!

    所以,担当脱脱先锋军的将领们都被其下了死命令,五日之内,必须将先锋军的五分之一的部队,打到高邮城下。

    拉长战线本来不是蒙古大军的拿手好戏,但分点作战及后世说的围点打援则是蒙古士兵的惯用招数。

    其实这也不是难理解,蒙古族与女真等各个少数民族的部落一样,是个马背上长大且战斗的民族,而他们骑着的马不求冲刺有多快,生育能力强,能有几头备用的马来确定跑得持久就行!

    蒙古先锋军可以依靠马的速度来提高整支队伍的机动性和协同作战的能力,就算马的速度不快,但再怎么慢都要比步兵快得多吧!

    也不是说步兵碰到蒙古的骑兵必死,或者说在古代的战争中,骑兵在与步兵的战斗中就占有决定的优势。

    但是在古代的战争中,马作为一种战争的工具,骑在马背上作战效果跟后世的骑着摩托车上打群架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速度的冲击力,可以让很多部队吃不消。

    蒙古骑兵又是使用马刀的,还别看马刀弯曲且单薄,实际上相当的锋利、耐用。

    这并不就是说他们的工艺有多好,打造马刀的师傅又多么的厉害用心,不过至少他们不会偷工减料,且有着相当的历史传统。

    反观汉人们的工匠,长期缺乏动力来创造不说,就连材料也都被层层剥削的,人家蒙古人是骑在马背上,拿着锋利坚韧的马刀,“呼呼呼”一刀刀地砍过去,几百斤的重量就这样迎面而来。

    那民兵和普通士兵的衣服、盔甲什么的,都算个屁,形同虚设,跟不穿没有区别地任人宰割。
    第(2/3)页